|
在前不久馬來來西亞防務展上,我國新型裝備KZ800大型電子偵探系統的運8電子偵探機公然展出,這是繼運-8盤子空中預警機之后俺國提供出口的又一種大型軍用電子系統,顯控人機界面舉標志著我國軍用電子系統的大幅提高也揭示我國武器裝備出口領域也在擴大。
我國至建國初期就開始發展電子戰飛機,最初在蘇制IL-14飛機的基礎上加裝緝獲的美制AN/APT-3以及AN/APQ-2及蘇制干擾物投放架制成我國第一種電子戰飛機,后來考慮到IL-14飛機機體偏小,利用TU-4飛機的機體研制了TU-4電子偵探機,這種飛機還曾參加過西南邊境反擊作戰,進入80年代跟著TU-4飛機的退役我國又研制了轟電偵-6電子偵探機,不外因為轟-6屬于轟炸機,機體內部空間小,難以容納較大和較多的電子設備,職員的工作環境也較差,另外因為屬于作戰飛機在飛抵對方邊境進行偵探時輕易引起意外。所以我國又在運-8的基礎上研制了運-8高新系列飛機,就包括電子偵探機。與其配套的KZ800大型機載電子偵探系統是一種提高前輩的計算機控制的電子偵探系統,可以安裝在大、中型飛機上,用于搜索、截獲地面和水面雷達發射的無線電信號,工作頻率約為1-18千兆赫,并能對信號進行精確的丈量分析,顯示和記實截獲的信號特征,同時它可以對發射信號的雷達進行定們,具備靈活的人機界面;高精度的輻射源被動定位能力,可以分辨雷達的型號和進行威脅評估,自動化程度高,輕易操縱和保養。
因為電子戰飛機的高度敏感性,即便美國和俄羅斯/前蘇聯基本上不出口專用電子戰飛機,如日本海睚的EP-3就是川崎重工自己改裝的,形狀與美國的EP-3顯著不同,而出口部門系統給其他國家改裝,如印度在進級自己的IL-38反潛機到IL-38SD的水平時,就增加一套全向電子偵探系統,從形狀上看就是機頭上增加一個帽子,而臺灣地區利用從美國引進的部門電子戰系統改裝一架C-130電子戰飛機。而我國上次出口電子偵探機標志著海內相關系統已經成熟,從所周知俺國出口的武器裝備以前大多以簡樸、廉價常規武器,因為缺少相關的配套能力,輕微復雜一點的武器裝備就要采用國外系統,如殲-7出口型就配備的是英國空中徘徊者測距雷達,這樣合同很大一部門利潤不得不拱手讓人,而跟著近年來俺國國防產業的整體提高,武器裝備的整體配套能力大為增強,出口的領域也在不斷的擴展,大型防空雷達JF-17的綜合航電系統都是例子,另外近年來俺國還向空中預警機和電子戰飛機發起了沖擊,當然我國與發達國家比擬仍然一些不足之處,顯控人機界面仍然外購,航電系統的基礎元件可靠性及國產化率也偏低等。這些都需要我們去努力。
首頁 | 公司介紹 | 產品中心 | 行業應用 | 產品視頻 | 公司相冊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